北農疫情擴大,其實早在5月間萬華疫情爆發不久,萬華的北農產運銷公司第一果菜市場就有員工、廠商確診,北農不當大事處理,北市府、農委會也未積極介入,讓疫情悶燒了一個月,終致不易收拾的局面,至今累計45人確診。令人感慨的是,如果吳音寧仍是北農總經理,農委會就不會如此消極;如果自至終沒有吳音寧,北市府也可能老早就採取行動,真是成也政治、敗也政治。
北農爆發疫情之初,批發市場僅採分區分時段分散人流,擴大交易空間及人與人間的安全距離應對,只是,北農每日進出人流數萬人,人員在縣市之間流動極大,北農的保守防疫當然無法抵擋病毒攻勢。
疫情掀鍋後,北農自當難辭其咎,中央、地方則開始互踢皮球,農委會說早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「聯手介入」阻止疫情擴大,更在3周前就有意於第一、第二果菜批發市場設置快篩站,可是並沒有被接受,矛頭明顯指向台北市政府。
台北市政府「守土有責」,為何沒有立即在批發市場設置快篩站也沒能說清楚,在同期間,內湖某電視台傳出員工確診,市府快篩隊隔天就開到電視台全面篩檢,而人流更多、出入更複雜的北農何以輕忽?北市府的確很難解釋,以至於農委會以中央之姿強壓,北市府也百口莫辯,只好認了。
但是,北農是採總經理制,北農總經理向來就聽農委會,有員工、廠商確診,要不要廣篩,要不要暫時關閉市場,總是可以和台北市政府協調,也可以向大老闆農委會求援,很可惜的是,北農沒有作為,5月底未廣篩而錯失黃金時機,農委會、北市府也一直沒有動作,就看著疫情之火燎原,不僅北農失火,還波及新北市.基隆市,這把火明明可以及時撲滅,卻變成如今局面,確實有點莫名其妙。
其實,追究根源,這次北農疫情擴散,問題還是在於政治,蔡英文力挺吳音寧,如果吳仍是北農總經理,農委會自當積極介入,但也因蔡英文挺吳,挖深了柯文哲和民進黨之間的鴻溝,柯文哲甚至事後重提吳音寧當年拒絕到議會備詢事件,直說她的後台是小英,整個民進黨高層都叫不動,這令他非常有意見。
但在吳音寧事件後,北農再次確認農委會還是大老闆,這也多少說明為何電視台員工染疫有快篩隊,而北農沒有快篩站的原因。 只是,當北農確診人數激增到45人,早已超過停損點,逼得柯文哲出手,提出四千人打疫苗的建議,中央不樂見柯文哲個人秀,讓王必勝前進指揮所,日後還有戲可看,但民眾只盼中央地方防疫同步,趕快搞定疫情,讓生活快快恢復常軌。